临床中药学
学术带头人:朱晓新研究员
学科带头人: 林娜研究员
后备学科带头人:张彦琼研究员、孔祥英研究员
1.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1)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一:中药药性和性效关系——建立客观合理的中药药性认知和评价体系,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以及性效关系;负责人徐颖。
研究方向二:中药配伍原理与运用——以中药方剂配伍、组分配伍、中西药配伍等多种形式为载体,聚焦对代表性用药方案主效应的贡献度,阐释配伍原理及科学内涵;负责人孔祥英。
研究方向三:中药治疗疑难病症作用机制——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药治疗疑难病症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优势的原理;负责人陈颖。
研究方向四:创新中药研发与转化——健全中药新药和中药大健康产品评价技术平台,促进相关产品转化;负责人杨伟鹏。
研究方向五:临床中药学数据交叉平台与智能应用——以临床为导向开展中药合理用药相关的大数据智能平台建设并应用,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和转化;负责人张彦琼。
(2)学科队伍
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分别入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青年骨干成员多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学科现有在编工作人员24名,覆盖了中医药、西医药、分子生物和信息等多学科专业,其中高级职称16名,45岁以下人员占比75%,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比75%,62%人员有博士后经历,超过一半人员有国外留学经历,是一支结构优化、交叉融合的临床中药学高水平创新队伍。
(3)科学研究
围绕学科研究方向,重点开展中药基础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中药功能药性、性-效关联和配伍规律研究;加强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研究与中药、中西药联合临床应用的关联与转化,充分利用并发展中药药性研究成果,建立药性智能解析平台、中药多源异构信息库及交互计算方法,并以此作为高质量数据基础和前沿技术支持,紧扣中药和中西药联合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关键问题,实现药效作用和/或不良反应的定量表征、构建多成分协同或拮抗作用的数学模型、揭示多向效毒的涌现机制,科学阐释中药和中西药联用的整体调控模式,并围绕中药新药研发关键环节,选择中医优势病种开展临床有效方药的新药研发,明确组方药物的性-效-物生物内涵及关联规律,提升创新中药新药研发及技术攻关水平,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29项,总经费超过3亿万元;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牵头或参与行业或国家级标准制定12项,出版专著8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专利及软件数据库26项。
(4)人才培养
完善学科人才培养制度和方案,为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等创造发展空间和平台。学术带头人获得优秀党员荣誉称号,学科带头人连年评选为中国中药协会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分支机构优秀负责人(会长),后备学科带头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为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近年共支持团队成员到哈佛大学、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和东京药科大学等开展博士后或访学交流研究5人,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各1人,培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3人。此外,培养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5人次、北京市级及院级优秀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12人才,获岐黄杯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3人次。
2.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本学科历史悠久,有较丰富的学术积淀和良好的科研资源,主要研究方向稳定且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经过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的建设,在中药理论传承、多学科交叉渗透、创新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均体现了较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取得了部分国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其中,建立了中药药性定量化、可读化的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揭示了基于功效特点的中药药性科学内涵;建立了共时性与历时性中药“五味”新理论系统;提出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新涵义—妨害治疗,并揭示其药效多重性及效毒相关性,相关成果收录于药典配套丛书《临床用药须知》和本科教材《临床中药学》中;揭示具有毒/效双刃剑特质的雷公藤中成药制剂治疗免疫炎症性疾病的疗效和肝毒性相关的个体差异机制,发现其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潜能的生物标志物,牵头制定《雷公藤多苷/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指南》;成立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创建慢性骨病中药优势品种研发与上市后再评价的关键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相关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立首个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以及中医证候本体和“病-证-方”定量关联计算平台,为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创新研发中药新药提供智能途径和方法。
3.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以促进中药药性理论学术发展、继承创新临床中药学学科为总体建设目标,加强基础建设、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建设,丰富和完善临床中药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内涵,形成中药基础理论成果和中药临床应用相互转化的机制;搭建学科特色研究平台及数据智能资源库,健全临床中药学学科标准体系并形成有助于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系列指南、共识和标准,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培养优秀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重要研究方向的学术骨干,建设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团队。通过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将临床中药学学科打造成以中药药性理论为指导和核心、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转化应用成果在行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中药优势学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