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
学术带头人:朱晓新研究员
学科带头人: 杨洪军研究员
后备学科带头人:李玉洁研究员、许海玉研究员、郭姗姗研究员
1.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1)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一: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效评价创新方法研究——构建与临床疗效密切关联的病证结合模型、药效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和方法,实现中药药效评价的模式和方法创新;负责人张广平。
研究方向二: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创新方法研究——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动态性、关联性、全景式开展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及预测研究;负责人许海玉。
研究方向三:中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构建符合中医药整体性调节、多环节调控疗效特点的系列共病模型和药效评价方法,深度解析中药对重大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负责人李洪梅。
研究方向四:中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构建应急药物评价关键技术和中医药紧急筛选平台,为未来突发、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重大品种储备和中医药防控国家策略;负责人郭珊珊。
研究方向五:中药药理学与力学的交叉研究——研究力学与中药药效的相互作用,从力学视角解析中医药作用的独特优势;负责人游云。
(2)学科队伍
学术带头人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学科带头人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得者;本学科现有稳定科研人员4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38%,博士占78%,平均年龄38岁。45岁以下博士学位占83%、高级职称占62%。研究队伍精炼,科研素质整体提升,每个研究方向有固定的研究梯队,在读研究生35名,为研究方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科学研究
在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化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开展中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药防治重大疾病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及体内过程研究、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效评价创新方法研究等,从机体-病毒相互作用角度探讨中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机理,从生物力药理学角度探讨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探索方法学创新,以呼吸道重大疾病为切入点,以中医临床治则为指导,吸入给药为特色,构建与临床疗效密切关联的病证结合模型、药效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和方法,实现中药药效评价的模式和方法创新;完善中药整合药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构建多维度、高质量的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探索中药药效机制研究新范式。近五年,中药药理学科承担各级研究课题133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88项,发表文章800余篇,其中SCI论文270余篇,获得国际国内专利30余项,获得新药临床批件3个,并承担全院“中药药理学”、“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技术与方法”研究生教学任务,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研究生中药药理学特色教材1部。
(4)人才培养
完善学科人才培养制度和方案,为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等创造发展空间和平台。学科人才分类培养、梯次配备,形成人才衔接有序的合理结构,避免人才断层,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托中药药理学科组,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储备学科教学团队。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激活创新活力,形成为行业发展输送领军、拔尖人才的体制机制。
2.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是国内最早开展中药药理研究的机构。多年来,在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研究方向明确,技术全面,团队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规范的专业性学科。近5年来现代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使研究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尤其在中药防治感染性疾病、中药复方体内过程、生物力药理学、中药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几个方面形成学科特色,提出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整合调节作用、生物力药理学、中药治疗病毒性疾病共性环节的创新性理论;建立了大量适合中药特点的新技术新方法;形成的理论和技术得到国内相关学科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应用。近年来,我所中药药理学科先后涌现出973首席科学家、国家药典委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国家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得者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杰出人才,本学科有4位我院首席研究员。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重点学科、科技部一带一路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三级实验室、北京市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CNAS认证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等学科平台。与国外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如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菲律宾科技部等开展中药研究,多年承担WHO派遣人员培训工作。近5年,本学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奖二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殊荣。
3.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围绕学科发展的难点、堵点,凝练研究方向,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创新与服务能力,将中药药理学科打造成在中医药行业领先、且在国内药理学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立足科技前沿,借助系统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破解中药药效评价瓶颈,揭示中药治疗重大疾病的“标本兼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作用原理,提出中药新药发现新策略,推动中药药理学术创新。围绕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学科生态,形成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优秀研究生等多层次人才体系,打造掌握中医药理论与药理科研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涌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药药理骨干人才。强化能力提升,构建中药药理科研平台,形成“有组织科研”的协同机制,支撑中药作用原理解析和服务中药新药研发;加强与中药企业合作,组建联合实验室,促进学科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学科成为我国中药药理研究的核心基地。力争突破一批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技术,形成一批指导行业发展的规范、指南和标准,研发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药,培养一批在国内外中药药理研究领域高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