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
学术带头人:屠呦呦研究员
学科带头人:王智民研究员
后备学科带头人:高慧敏研究员、陈莎研究员
1.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1)学科方向
中药化学学科历经68年的发展,坚持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中医药宝库中挖掘中药化学成分和药效物质,守正创新,并外延到候选药物发现、新药开发和质量评价等领域,已经取得以青蒿素为代表的突出成就。基于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结合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中药化学领域的巨大需求,在做好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精准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创新中药化学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目前已形成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及对照品研制——开展中药和经典名方的药效物质研究,研制可满足生产需求的对照物质制备技术,负责人:高慧敏
研究方向二:中药活性成分合成与修饰——开展系列前景化合物的筛选与评价,发现先导化合物或/和候选药物,负责人:刘安
研究方向三:中药创新药与健康产品研发——聚焦创新药物和经典名方研发以及研制高端健康食品,负责人:王智民
研究方向四:中药化学和标准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研发中药化学分离制备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服务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负责人:朱晶晶
研究方向五:民族药的挖掘与利用——针对少数民族药开展资源挖掘、药效物质、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研究,负责人:李春
(2)学科队伍
1955年,中药化学室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同时创建,2003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认证,2008年通过换证评估。2005年底科技体制改革,中药化学室、中药分析室、中药仪器分析室合并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心拥有32人。2016年,中心部分人员被划归到新成立的青蒿素研究中心。2021年,因学科建设之需,中药质量标准中心再次分为中药化学研究中心和分析化学研究中心。以中药化学研究中心固定人员18名为核心力量,团结青蒿素研究中心人员4名,共同组成人员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高效协作的中药化学学科团队,其中学历结构为博士15名,硕士3名,本科4名;职称结构为正高10名、副高5名、中级5名、初级2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5名;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3名。
(3)科学研究
围绕学科5个成熟的研究方向,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药为使命担当和初心,充分融合和利用生命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技术和方法,揭示中药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制备可满足生产需求的对照品,服务于中药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研发中药化学和质量控制新方法和新技术,突破传统中药化学仅限于大量、常量成分的研究,聚焦新成分、微量成分,特别是生物大分子及其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解析中药材的成药规律和机制,开展微生物、内生菌等对中药化学成分转化规律研究;充分利用学科的化学对照品和质量分析等方面优势,开展中药药效成分生物合成机制、先导化合物发现与结构优化、质量评价、中药新药和经典名方研发、健康产品开发等研究,产出一批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4)人才培养
学科高度重视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团队成员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格拉兹大学开展访问学者交流4人次,赴美国UC DAVIS访学交流1人次,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前往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开展博士后交流研究工作1人,赴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访学交流1人;“援疆”期间入选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青年医学科技人才项目1人,同时获受援单位“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人,入选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人才项目4人次,中药研究所启航人才项目4人次。
中药化学学科作为中药学的主干二级学科,拥有完善的科研和教学平台,人才培养层次为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药化学教研室,承担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中药化学》和博士研究生《中药化学与质量评价》2门课程。2018年以来,团队已培养硕士50名,博士11名,其中4人次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硕士论文,1人获北京市级及院级优秀硕士毕业生,3人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毕业生。
2.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依托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过程控制技术重点研究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中药化学学科坚持“科研服务于标准,标准服务于产业发展”、牢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之初心,为“挖宝库,寻好药;制标准,护健康”服务,以“化学成分→药效成分→质控指标→中药标准→服务拓展”为主线,开展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技术、候选药物发现、创新药研发和健康产品研制等研究。2018年以来,牵头承担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苦参等大宗中药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于大数据的中药新药发现关键技术与品种开发”,“基于经方一致性评价技术的吴茱萸汤等2个仲景方研究与开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药饮片质量保障系统(一)”等。纵向到位经费1.23亿元,横向转化970万元。相关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79篇,其中1区SCI或IF>5的论文24篇,单篇最高IF 16.8。
标志性成果:(1)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1000多个,新化合物200余个,先导化合物20个,自主研制对照物质20余种,形成10g级制备技术;(2)创建了一批适合中药特点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QAMS、SEMAC法等);(3)制修订国家标准80余项,其中重楼、蟾酥、泽泻、苦参、穿心莲、大血藤和桑白皮等品种的药材及饮片标准被2020年版《中国药典》采纳成为国家标准。基于该工作荣获2022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3.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通过5年建设,明确10~20种疗效确切的中药(含民族药)和5~8个代表性经典名方的药效物质;修订和完善5~10种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和中成药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研发5~10个高质量的经典名方或高端健康产品。完善国家中药标准库及质量标准网的建设。攻克系列制约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引领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培养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和学科方向带头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