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重点学科

中药毒理学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6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术带头人: 杜贵友研究员

学科带头人: 梁爱华研究员

 后备学科带头人: 易艳副研究员

1.学科现有基础与定位

(1)学科方向

中药毒理学科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毒理学研究体系,揭示中药潜在毒性产生的原因和发生规律,解析毒性机制,研究毒性预测、防治方法,为临床安全用药和风险防控提供基础。主要研究方向:

① 中药循证毒理学方法学体系研究——阐明中药潜在毒性的临床特征,构建全面解析中药不良反应原因、不良反应机制和风险防控策略的科学体系,负责人李川。

② 中药潜在毒性预测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宏观和微观结合,医学和工程技术融合,构建毒性预测新模型、毒性评价新技术,毒性分析新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新技术,负责人韩佳寅。

③ 中药肝肾毒性和免疫毒性机制研究——开展“功效内涵-毒性表型-“效-毒”物质关系-靶标网络—生命组学”等系统研究,客观揭示中药的毒性启动、发展及其配伍减毒机制,负责人易艳。

④ 含毒性物质中药的合理应用研究——开展组方配伍合理性评价、炮制减毒增效工艺和制剂工艺研究、质量标志物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构建“有毒”中药新药研发技术体系,负责人赵雍。

(2)学科队伍

本学科现有科研人员20人,高级职称1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8人。95% 成员具备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3人;专业包括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药物代谢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人工智能与视觉计算,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检测等。现有岐黄学者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名,杰青和万人计划“青年拔尖”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和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名。

杜贵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药学会第20/21届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第四届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项目多项。研制了一系列的动物模型及有关试验装置,成功研发第一个治疗血管性老年痴呆新药天麻促智颗粒,已获得新药批件。

梁爱华,博士,二级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学与安全性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中方注册专家,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曾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以及部局级课题20余项。曾获科研成果10余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华夏医学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参与编著11部。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35名。

易艳,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与安全性研究分会委员,主持国家级等各类项目10 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 2 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3)科学研究

本学科围绕制约中医药行业发展和人民安全用药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并实证了“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样反应主要是类过敏反应而不是I型过敏反应,防控策略以类过敏反应风险防控为主”的新观点;创建了多种敏感、可靠的类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建立了致敏物质筛选技术、产品类过敏检测方法等。解决了长期以来中药注射剂超敏反应难以预测和评价、产品风险难以控制的技术瓶颈。建立了以规范性安全性评价为基础,整合分子毒理学、毒代动力学、活性蛋白质组以及胆汁酸/花生四烯酸靶向代谢组等多组学研究技术,形成符合中药特点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毒性机制研究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含马兜铃酸、重金属等有毒中药以及栀子、大黄、补骨脂等数十个中药的潜在毒性及机制研究;完成20余个中药的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提出“雄黄的安全性取决于体内砷形态而非总砷”、“马兜铃酸种类不同,毒性各异;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毒性不能一概而论,监控马兜铃酸I/II是关键”等学术观点。制定了中药注射剂类过敏检测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

(4)人才培养

本学科不断优化人才布局和学术团队结构,秉承稳定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吸收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加入本学科队伍。拓宽人才的视野,促进前沿和多学科交叉知识和技术积累,增强创新人才支撑和储备。培养领导、组织和协调能力强,学风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打造兼具创新思维和战略思维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本学科加强国际合作,选派了多名青年成员出国学习、交流和合作研究,其中6人次赴挪威科技大学进修、学习,2人次赴东京药科大学学习,1人次赴维也纳医科大学学习交流。近年来培养了博士后、博士以及硕士研究生40余名。

2.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本学科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并跟踪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在社会广泛关注的中药安全性问题方面率先开展研究。本学科曾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40余项,其中牵头完成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符合中药特点的安全用药风险评控关键技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等项目在全国中药毒理学研究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创建了符合中药特点的安全性研究平台,在中药的免疫毒性、隐匿性肝毒性、肾间质纤维化、生殖毒性等的预测和评价、毒性物质筛选、毒性物质代谢、毒性靶标研究等方面建立了特色的技术体系。建立了含重金属中药的毒性客观评价、含马兜铃酸中药的风险科学评估体系。学科特色为基础、临床、产业紧密结合,并与国家药品监管对接,在基础研究、转化应用、理论创新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获省部级或以上成果奖项11项,其中牵头完成的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3.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打造交叉创新学科队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发展特色鲜明的交叉融合学科方向。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以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创新研究为核心,以应用转化为目标,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设一流的中药毒理学科。

终审:小管
【收藏】 【打印正文】

相关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