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
研究中心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
张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等期刊编委。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从事中药炮制、中药化学和新药开发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多项课题。提出炮制“过程饮片”概念,构建基于“表里关联”中药饮片整体性的质量评价模式,率先以复方为载体、构建基于临床疗效的的炮制配伍研究思路。制订白花前胡质量标准被《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完成2020版《中国药典》小茴香饮片标准“填平补齐”修订工作,制定栀子饮片质量分级行业标准,起草“中药饮片保质期研究确定制订技术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布,2025年8月1日起施行)。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成果奖励4项,厅局级及院级8项,获2项保健食品和1项新药生产批准文号,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著作17部(主编《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辑要》等3部、副主编4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中国中药杂志》,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多次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学位论文奖。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原理及饮片质量评价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及新药研发。 | |
曹春雨,博士,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安全评价中心主任。 青岛医学院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2-200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2008年挪威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主持4项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科技奖2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篇,SCI期刊论文3篇,参与5部著作的编写。2019年开始任中药安全评价中心主任(GLP机构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药理。 | |
杨伟鹏,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审评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药现代化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专项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及自主选题项目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著作5部。承担新药开发等横向课题50余项。2018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6名,博士后4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的研发。 | |
徐江,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数据中心主任兼任本草基因组研究室副主任。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iga Science,New Phytologist,Molecular Plant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Engineering,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药学学报》等杂志发表文章70多篇,作为主编(含共同)编写《南药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规范》,《人参农田栽培学研究》,《Ginseng Genome》,《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lant Based Medicines》等书,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本草基因组学》,《岭南中草药DNA条形码序列》。国际上首发人参基因组图谱,解析人参皂苷合成机制;完成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解决垡林栽参环保问题,培育人参新品种;完成灵芝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提出灵芝是研究中药次生代谢与发育调控的模式真菌,相关工作以封面图片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Nature China评为当月最佳论文。通过物理图谱对近缘生药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工作在Giga Science发表。参与完成紫芝、丹参等多个药用植物、真菌基因组工作,相关文章在Molecular Plants, New Phytologist, Genetics等杂志上发表。与华大智造等联合开发中药材DNA条形码高通量一体机HMBI-G30。建立无设备条形码现场检测技术等。现兼任Journal of Ginseng Research(IF=5.0)学术编辑,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四个杂志客座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中药栽培与分子辅助育种。 | |
李玉洁,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教育处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中药药理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药理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蒿素科技联盟秘书长,北京市神经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省科技评审专家,Molecular Omics、Malaria Journal、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杂志审稿人。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医科学院“十三五”重点领域项目、中医科学院“十四五”科创“重点协同攻关项目”等30余项,获各级成果奖9项。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ACS Infectious Diseases、Microbiology Spectrum、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0.2。主编或参编著作4部,获专利授权11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2项。 研究方向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在研化药1类新药1项。 | |
刘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质量评价分会主任委员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杂志编委等、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和导师、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评审专家等。 课题组一直尝试利用小分子成分解决中药复杂问题,目前主要开展中药材/饮片等级评价、优质中成药评价、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中药代谢组与生物合成、新药开发等工作。承担和参与了多项纵、横向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7部,申请专利11项,国际专利5项,培养硕博士生30余人。 目前研究方向:优质中药评价、配方颗粒标准与生产工艺研究、经典名方开发、中药成分生物合成。 | |
张彦琼,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副主委、APSB/药学学报青年编委等。 长期从事基于组学大数据与生物网络整合驱动的中医药理论内涵解析、中成药品种临床合理用药与中药创新药物研发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以责任作者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高影响力论文50篇,其中10篇IF>10(单篇最高IF=37,最高被引超260次),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学术精要高PCSI论文”“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和“F5000论文”。获得授权专利6项、软著5项。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连续4年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和临床中药学。 | |
张卫,男,研究员,本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执业医师,全国首届中医临床师承博士后,维也纳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研究》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本草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副主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卫委委员,九三学社东城区青工委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健康科普专家,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专家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审稿专家等。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及部局级课题10余项。主编著作《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余氏通治方研究》《植物名实图考校释》《本草原始》等10余部,参编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药用血竭品种新考》《金银花品种的本草考证》等120余篇。获国家政府出版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本草文献与考证,中药药性理论,中医药史及中医临床。 | |
张玉军,博士,研究员,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后被聘为副研究员,在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开展水稻基因组研究,2006-2011年在桑格研究所(英国)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动植物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在DNA测序技术、基因组结构变化(CNV)、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在Nature系列杂志发表论文7篇。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基因组学;新测序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医学分子遗传学等。 | |
赵海誉,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分析化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林业草原林下药用蟾蜍生态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9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药标准化项目等10余项。参与中药新药研发项目3项,均获得临床批件;在Biomaterials,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Phytomedicine,J Ethnopharmacol.,J Chromatogr. A 等杂志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60余篇;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发及功效生物学表征。 | |
林龙飞,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常务委员。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年标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称号。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院所级课题十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等;开展了十余个中药复方新药研发;围绕研究方向发表论文近百篇,以第一作者于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Drug Discovery Today,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期刊发表SCI文章三十余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两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制剂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中药新药研发。 | |
李韶菁,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华北制药集团10年新药研发经历,参与获批的新药品种10余个;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在BJP, SCI REP-UK, Pharmacol Res, PLoS One 和《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专(译)著8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Sci Rep-UK, Pharm Bio, Comput Biol Med, J Diabetes Res, 《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整合调控的分子药理学研究;中药整合药效和配伍机制研究;高通量筛选及先导化合物发现;中药新药及保健品研发。 | |
郭姗姗,博士,研究员,中药药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评审专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生物安全认可评审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学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药物警戒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中药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理研究及新药研发,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基金前沿项目、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面上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等20余项,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Phytomedicin,Scientific Reports,Bioorganic Chemistry,J Ethnopharmacology,Phytochemistry等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在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病毒学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高质量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50篇学术论文;作为编委撰写的抗病毒中药药理研究进展写入《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的中药学研究生教材。 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4项。获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团队带头人)、国家卫健委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奖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抗击新冠优秀奖。 | |
李洪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中药协会药食同源物质评价与利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食疗整合联盟副理事长,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传统食养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风湿病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老年眼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物警戒》青年编委,《中国实验方剂学》《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等杂志审稿专家。 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1项。承担多项中药新药、医院制剂、保健食品研发及药食同源跟踪评价工作,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评价、作用机制研究及中药新药、医院制剂、保健食品研发。 | |
李西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生药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澳门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草药分子鉴定和定量、药材栽培及基因组选择育种。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中医药国际贡献一等奖1项。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BiolREV,Mol Plant,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第一作者论文最高单篇被引用755次;主编或参编著作12部,选育中药材新品种10个,获得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2项。现兼任SCI期刊MITOCHONDRIAL DNA B副主编,APSB, CHM, CJNM,《药学学报》《世界中医药》《中国现代中药》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质量协会中医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药食同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委员等。香港卫生署政府检测中心技术援助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WHO植物药加工规范指南和国家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测试指南审评专家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栽培及新品种选育;中药材专用肥研发;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中药质量追溯。 | |
游云,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药理教研室主任。担任世界中医联合会气血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药膳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委会委员等职务。担任《中国药物警戒》和《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2021年度科普图书奖1项。参编学术论著6本,译著1本;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生物力药理学研究,采用生物效价和生物活性限值测定法开展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 |
孙奕,博士,研究员。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科JSPS(日本学术振兴学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日本大学特任研究员,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等。 研究成果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cta. Pharm. Sin. B,Org. Lett.,J. Org. Chem.,J. Nat. Prod.,Bioorg.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参与编写中、英文著作3部。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等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内生菌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合成、中药及复方的质量评价等。 | |
张广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雾化专委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联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从事中药药理学、毒理的研究工作二十余年。近年来,围绕中药吸入制剂创新药物的开发以及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效及药效机制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持、参与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等二十余项国家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委参与4部论著编写,获软件著作权2项。 主要研究方向:呼吸系统药理、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 | |
田纪祥,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主持和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药监局项目、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药”专项及院所项目等10余项;先后选派借调国家市场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中药保护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查验中心工作6年,负责和参与修订行业相关政策法规10余项。自主研发并获得中药6类新药临床批准证书2项,中药1.1类新药临床批准通知1项,主持3项新药Ⅱ期临床实验研究;完成1项新药转化落地;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口扶贫地区道地药材和中药研究所已有成果的二次开发,立项开发保健食品5项;获得授权专利10项,其中国际专利5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保健食品法规研究及产品研发。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