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分子鉴定三级实验室
(1)实验室简介
目前实验室共计11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46%),45岁以下3人(60%),中级职称4人(36%),初级职称2人(18%)。具博士学历6人(55%),硕士学历2人(18%),大学本科2人(18%),其余人员1人(9%)。人员年龄段51-55岁2人(18%),41~50岁4人(36%),31~40岁3人(27%),30岁以下2人(18%)。
实验室现已具备开展分子生药学研究所需的设备:包括基因芯片扫描仪、PCR扩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分析仪、超纯水制备仪、超低温冰箱、冷冻离心机、DNA测序仪、核酸/蛋白分析仪、普通电泳仪及电泳槽、转移电泳槽系统、DNA、蛋白电泳仪、-80℃低温冰箱、-40℃低温冰箱、低温离心机、制冰机、无菌操作台、摇床、系列培养设备等。
目前实验室承担课题16项,其中国家级8项,局级3项,院级2项,其他3项,主持14项,参与2项。
获得各项科研成果9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专著7部,研究生教材1部。
(2)实验室的优势特色技术
1、DNA分子标记技术:
分子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没有上位性效应,不受环境因素和生物体发育阶段及器官组织差异的影响,每一个体的任一体细胞均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多态性几乎遍及整个基因组;表现为中性标记;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形状无必然连锁;有许多分子标记为共显性;部分分子标记可分析微量DNA和古化石样品。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微量、便捷、准确等特点,特别适合近缘品种、易混淆品种、珍稀品种、动物药材、破碎药材、陈旧药材、腐烂药材及样品量极为有限的植物模式标本、中药出土标本、古化石标本等珍贵样品的鉴定。
本实验室成熟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
- 标记序列特异性扩增(SCAR)标记技术
- 高特异性PCR标记技术
- 等位基因特异PCR标记技术
- 简单序列间重复 (ISSR)标记技术
- 锚定引物扩增多态性DNA(APAPD)技术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
- DNA生物条形编码技术
2、基因芯片杂交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于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高新技术。高通量、自动化和微型化为其特征,在中药材复杂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药用植物基因表达谱分析以及高通量、快速鉴别中药材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本实验室制作了首张道地药材丹参的cDNA芯片,并通过诱导及不同时期的表达谱分析,获得了大量与丹参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
3、基因全长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技术:
基于EST基础上的全长基因快速克隆、表达谱分析及功能分析平台是进行后续基因功能研究和利用的基础。本实验室提出并建立了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新方法—成分差异表型克隆法,并建立了完善的功能基因表达谱分析和原核表达体系。本实验室成熟的基因全长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技术主要包括:
-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
- 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量
-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分离、纯化及鉴定
- 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4、药用植物细胞和转基因器官培养与活性成分生产技术:
利用药用植物细胞和转基因器官生产活性成分具有不受季节、气候条件与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通过代谢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等优势。本实验室已建立了悬浮细胞和毛状根体系,并在黄芩和丹参活性成分生产上显示出诱人前景。
(3)能提供的对外服务内容
1、中药材分子标识鉴别 重点对近缘品种、名贵易混淆品种、多来源(多基原)品种、野生与家种品种、用一般理化和显微等方法难以鉴定的药用植物及药材道地性、特殊药材等进行鉴别研究。
2、建立药用植物种子蛋白指纹图谱
3、建立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和转基因体系 重点建立药用植物脱毒苗、组培苗和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毛状根体系。
4、基因表达调控分析 拥有先进的实时定量PCR分析设备—ABI7500。能检测各种组织细胞或处理前后目的基因的表达丰度,从而分析基因的表达调控,监控mRNA表达模式,定量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等。
5、测序分析 拥有先进的DNA测序设备— ABI 3130测序仪,可提供高质量基因测序和片段分析服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