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科普园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卫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明代《名医类案》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位妇人突发疾病卧床三年多。三年来,她几乎毫无原因地身体消瘦,经常潮热盗汗,神志不清,还伴有咳嗽咯血等症状,很像肺痨一类的虚损病。但医生们用补虚的方法进行治疗,都收不到效果。这场一直治不好的怪病最终被名医黄师文看破,“怪病多痰”,这位妇人很可能是吃凉东西时受到惊吓,从此饮食不化、气滞不通形成了无形的“痰邪”,扰乱了正常的机体运转。黄师文为妇人开了一剂青木香丸加一些通便药物,妇人吃药后不久,就呕出一块浊物(正是痰裹着不消化的积食),从此病便渐渐好了。
青木香丸首先被记载在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由补骨脂、荜澄茄、槟榔、黑牵牛、木香五味中药组成。中医常将这五味药物捣为细末,制成丸药让患者服用,具有宽中理膈、行滞气、消饮食的功效,用以治疗胸膈憋闷、腹部胀痛、呕吐咳痰、不思饮食等痰症。
正如李时珍所说:“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掣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很多神志不清、惊狂、癫痫等难治怪病都可以从祛痰入手,往往事半功倍。如果出现痰多、皮肤油腻、舌苔厚、眼浮肿等症状,就要警惕痰邪积聚了,除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青木香丸外,还要多活动,服一些薏米粥或锅巴,祛除体内的痰湿。
 
(此文稿已发表于《生命时报》)
【收藏】 【打印正文】

相关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