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药干预
——访北京中医医院黄丽娟教授
北京·梁 木
专家简介:黄丽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96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一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北京市中医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临床擅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各种疼痛及发热等,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尤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深有体会,疗效显著。
在1977年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新纪元后,以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为基础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PCI)迅速发展。目前,PCI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PCI侧重于干预冠脉局部病变,疗效明显。但术后6个月内,因手术而诱发斑块不稳定、激活血小板凝血系统造成冠脉再狭窄,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概率达30%~35%。
笔者:黄教授,中医药对PCI术后冠脉再狭窄能否有效干预呢?
黄教授: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拓宽,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可介入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它不能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继续发展,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我在临床上就见过许多这样的病例:有些病人PCI术后不久即发生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对于这些病人来说,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因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率,进而有效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概率。
西医对PCI的术后治疗,主要是让患者在坚持服用基础治疗药物的同时加用抗凝血剂等,如波立维、阿司匹林。
中医学认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属“胸痹心痛”范畴。除先天因素外,它们的发生发展都呈一个渐进过程。近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工作学习压力、家庭生活负担、复杂的人事关系等,使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的人越来越多。心理承受力弱的人,会出现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肝气疏泄不及,心脉必随之不畅而出现胸闷憋气、胁胀等。肝气郁久化热,则可见心中灼热而痛。因暴怒而突发心痛者,则可同时兼见烦躁胁痛等。
与此同时,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条件让部分人士养成了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过度饱食、过食肥甘、酗酒嗜烟等,饮食失节、劳逸失度可致食滞、湿浊停滞于内而伤脾。脾虚失运则厚浊积聚,滋生痰浊。痰浊积于血脉可致脉络受阻,上犯于胸则胸阳痹阻。平素年老体衰者,因气虚而血运乏力易成血瘀,出现胸痹心痛之候。可见,胸痹心痛乃因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失节而形成痰浊、血瘀、气滞等而发病。
现在临床中,许多中壮年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已开始选择应用PCI进行治疗。虽然PCI属微创手术,但对于机体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改善生活饮食习惯,调整心理状态,并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且能减少诸多手术之弊。
如50岁的患者刘某,患冠心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做冠状动脉 造影显示三支病变,经介入放置6个支架。后因冠脉再次狭窄再现心肌梗死,而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三支治疗。患者术后仍存在频发心绞痛、急躁、易怒,动则痛甚,时伴有汗出、乏力、精神差,舌红苔黄,脉弦细。术后患者自服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辨证此患者为气虚兼滞化热、血瘀阻络,拟治以益气活血、行气止痛,并佐以清热宁心之法。方药重用黄芪,并应用丹参、郁金、全蝎、炒枣仁、白芍、红景天、牡丹皮、莲子心等。患者服中药2周后诸症明显改善,坚持服药半年后改服中成药维持治疗。现患者仅偶有短暂胸闷不适感,工作生活基本正常。
中医对介入治疗后的胸痹心痛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气滞血瘀型胸痹心痛:因肝郁气滞、血脉瘀阻,出现胸闷憋气、善太息、两胁胀痛等主症,兼见情志抑郁,嗳气少食,症状多随情志变化而加重,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者,治以疏肝解郁,和血通脉,宁心止痛。药用柴胡、郁金、薄荷、玫瑰花、丹参、白芍、延胡索、茯苓、炒枣仁、麦冬、五味子、炒白术等。
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此型患者的血瘀绝大多数是在气虚(阳虚)基础上形成的。其治疗原则不同于实证血瘀,应在扶正基础上通补兼施,以达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的目的,可重用太子参、黄芪。若兼有体弱血虚者,配用养血活血的当归、丹参、川芎、鸡血藤等;血瘀重者,可选用破血散瘀的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疼痛更甚者,可用虫药水蛭、土鳖虫等以缓解心痛。对与气滞血瘀并存者,可选用行气活血的延胡索、玫瑰花、郁金、姜黄等。
除此之外,还有痰湿阻遏胸阳、气阴两虚、寒邪凝滞之胸痹心痛,中医对此均有不同的辨证治疗原则,在此就不一一论述了。
总之,患者经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结合积极的中医药四诊合参辨证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药干预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重视,是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摘自《家庭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3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