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科普园地

练太极拳也可能伤身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河南·赵倡文
十几年前,和表弟一起跑步,猛然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了许多,心想:“人都说‘人过三十日过午,过午就走下坡路’,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假。如今才三十四五岁,就跑不过表弟了,看来今后得注意锻炼身体!”于是,我想到了练太极拳。 
刚参加工作时,通过老乡认识了一位刘老师,介绍中老乡说:“刘老师是陈氏太极拳的传人,功夫相当了得,有时间可以跟刘老师练练拳。”我悄悄对老乡说:“我身体这么棒,还用练太极拳?”谁知,现在自己想练太极拳了,可由于工作几经变动,早已与刘老师失去了联系。没办法,我只得买了本陈式太极拳的书,照着书上介绍的动作依葫芦画瓢练了起来,并在扉页上写道:“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一切。” 
半年多时间,我学会了太极拳的基本套路,每天坚持练上两三遍。有段时间,通过练拳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特别的好,这更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太极拳练好。  
练到第三年,膝关节出现了疼痛等不适症状。与在公园里练拳的人一交流,他们说:“这是你练拳下的功夫不到家,蹲得不够深,继续加强锻炼,膝关节自然就不疼了。” 
我遵循着这样的理论刻苦练习,又过了半年时间,膝关节疼得不能上楼梯。这还不算,每天还气往上撞,一口气憋到胸口处,上不去下不来,只有用深呼吸来缓解。 
种种不适引起了我的反思,这些是不是练拳造成的呢?百思不得其解时,我想到了刘老师,想让他来指点指点。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刘老师。此时的刘老师已年近6旬,可给人的印象依然是精气神十足,完全不像快退休的人。 
我向刘老师诉说了自己身体的种种不适,刘老师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太极拳不是广播体操,只活动活动筋骨罢了。她不仅仅是一种拳术,而且还是融气功、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等于一体的集大成者。没有专业老师的指点,是练不好太极拳的,练来练去反而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你到公园看看,有几个练太极拳能超过五六个年头的,大多都是练着练着不练了。为什么?越练身体越不好了。” 
刘老师的开场白,顿时使我对太极拳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想,这次费尽周折找刘老师的决定真是对的。
太极拳的术语
在跟刘老师学拳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太极拳的术语问题,比如,书上讲“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太极拳对腰部的基本要求是要塌腰。可究竟什么是塌腰,书上也没有明说。之前我所认识的太极拳爱好者,都对塌腰的要求各有各的理解,所做的腰部动作也千奇百怪。
刘老师说:“学太极拳,得了解太极拳产生的背景。太极拳产生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在太极拳创立时,这个地方属于怀庆府,所讲的话叫怀庆府方言,所以太极拳中的许多名称和要求都是用怀庆府方言来表达的。要了解塌腰的真实含义,就得了解‘塌’字在怀庆府方言里的意思。怀庆府地处黄河中游,土地肥沃,以农耕为主,种的是冬小麦。每当深秋时节,玉米收获完毕,就要将耕地深耕一遍,但深耕后的土地平整后松软发虚,不利于保墒。为了保墒,当地人就会在种小麦前,给耕地浇上一遍水。在水的作用下,松软的土地便由虚变实,怀庆府人就把浇的这一遍水叫做‘塌墒水’,意思是说,这遍水使土地变实和有墒。当时的拳师就用‘塌墒水’中的‘塌’字,来特指太极拳对腰部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腰部要实。好多人不了解这种情况,想当然地去塌腰,当然练不好拳,要犯错误,要伤身体,所以说练太极拳理解太极拳拳理中每个字的真正含义非常重要。”
膝关节疼是怎么回事
深刻理解了太极拳拳理中一些关键词的真正含义后,我问起刘老师我怎么越练拳膝关节越疼,以至于现在上楼梯都困难。 
刘老师听完我的问话,笑了笑说:“太极拳既然叫做拳,就牵扯到功夫了。练功夫什么时候练最好?当然是打小时候练了。人小的时候练拳,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随着练功的深入,身体的各个零部件,尤其是肌肉、韧带等这些与运动有关的主要零部件,都在锻炼中得到相应的生长发育。越练肌肉越有力,越练韧带的韧性越好。即便是受了点伤,也很快就会恢复,不会影响你今后的运动。可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像你一样,都是三四十,甚至五十岁以后,为了锻炼身体才开始练太极拳的。人到这个年龄段,身体机能的巅峰期已经过去,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骨骼、肌肉和韧带,退化得最明显。适当的锻炼,也仅仅只能是维持骨骼、肌肉和韧带的现状,或减缓它们功能的衰减而已。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骨骼、肌肉和韧带还特别容易受伤。好多教拳的人不明白人体各个年龄段身体机能的变化,一味地如教年轻人练拳那样,教中老年人练拳,造成的后果就只会是受伤。而中老年人自我痊愈的功能又大大减弱,受伤后如果不及时调整练拳方式,还像年轻人那样,以为加强练习了,这些疼痛就会消失。殊不知,这样子练下去只会使伤病越来越重。你越练拳膝关节越疼大概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听刘老师这么讲,我明白了中老年人练太极拳应该遵循身体规律,切不可盲目胡练。
小错误也会酿大祸
刘老师的话虽然使我初步明白了自己膝关节疼痛的起因,但又想想,膝关节疼得最厉害的时候,自己只是胡乱比画比画动作而已,也没有深蹲,为什么症状一直没有减轻?我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刘老师说:“这正是我想要讲的小错误也会酿成大祸。好多人认为太极拳比比画画就像做广播体操一样,不管怎么练都会锻炼身体的,其实这是个误区。不管陈式、杨式、孙式,哪一门哪一派的太极拳都讲究放松。这放松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像做广播体操,尤其是国家推广的简化太极拳,易学易练,给人的感觉更是这样。还是那句话,太极拳是一种拳术,她也非常讲究手法、步法等这些武术的基本要求,并且她也有自己一套特定的练拳的基本规律。比如说转身,太极拳里的转身动作太多了,转身时,脚着地的部位应该是脚后跟,可很多人不知道或不注意这一点,有的是全脚掌着地,有的是前脚掌着地,这样子转身,受损伤最大的部位就是膝关节。刚开始练时,不觉得会对膝关节有多大的伤害。时间长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四年,长时间这样练,膝关节一直处于一种错误的状态下,它受到的损伤就会由量变演化为质变,膝关节就会受伤。我看了你的动作,你的膝关节疼痛就是犯这样的小错误造成的。所以说,练太极拳不是做广播体操,基本动作一定要做规范。”  
胸闷是怎么回事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刘老师对我练拳的动作进行了校正。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真是我的福气,于是我进一步问起了胸闷是怎么回事。 
刘老师说:“说起胸闷,就牵扯到太极拳更高层次方面的话题了。前面讲过,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拳术,而且还是一种气功。太极拳练到一定境界就有一种内气在体内鼓荡。这种内气能健身,也能技击,前提是你得运用自如。太极拳有一项基本要求,叫做气沉丹田。太极拳练到一定境界时,得了内气,你能让内气守在丹田这个地方,就会精神饱满、心旷神怡、精神焕发。相反,你不能气沉丹田,内气就会上涌,到达胸口,让你坐卧不安,浑身难受。”  
听老师讲解完,我既欣慰又遗憾。欣慰的是自己这几年练太极拳竟也练有了内气,遗憾的是,自己这些年缺乏名师指点,走了这么久的弯路。练拳不仅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相反还伤了身体。
刘老师解释说:“这其实就是气功中常说的走火入魔,主要是练功的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放松是气沉丹田的首要因素
见刘老师说胸口憋闷是练功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我忙问:“怎样练才能气沉丹田?”
刘老师说:“要做到气沉丹田真的是很简单,那就是放松。当然放松不是松松垮垮,而是有条件地放松。比如,太极拳讲究沉肩坠肘,这是标准的放松要求。如果你沉肩变成了斜肩,坠肘变成了耷拉手,那就不是太极拳讲的放松了。这些都是形式上的放松,更关键的还有你心理上的放松。有的人,他练太极拳动作很潇洒,看似很放松,但他也做不到气沉丹田。为什么?因为他精神很紧张,并没有真正放松下来。” 
听刘老师这么说,我忙问:“那怎样才能做到心理上放松呢?”
刘老师道:“这说起来容易,就是练拳时心无杂念,但真正做起来非常难,需要练拳者不断反思,来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改正。其实,一个人内心放松不放松一眼就能从他的眉头上看出来。人情绪的变化表现最直接的就是在眉头,你紧锁眉头,肯定是忧心忡忡;你眉开眼笑,肯定是好事不断。你注意观察一下,凡眉头呈‘川’字型的人,十有八九是脾气暴躁的人。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心里紧张,肯定会皱眉头,心里放松,眉头自然会舒展开来。如果在练拳时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内心放松,那么你可以有意识地检查自己是否皱眉头了。不皱眉头,肯定就是放松了。” 
之后一段时间,在刘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练太极拳上的很多毛病得到了改正,并且还知道了太极拳与做人之间的道理,心胸也为之开阔。(摘自《家庭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6期)
【收藏】 【打印正文】

相关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