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药过程控制技术)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过程控制技术(PAT)和标准重点研究室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和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中药炮制研究中心联合组建而来。研究室中中药化学实验室和中药制剂实验室均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三级实验室,具备一套成熟完善的管理和仪器使用规章制度,能保证科研工作有序开展,保证仪器设备的合理应用。
研究室具有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包括中医药领军人物、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及精干的管理人员。能够承担国家重大中医药科研任务并有较高的科研效率,积极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协作。
仪器设备拥有HPLC仪20台、LC-MS仪、LC-IR、GC-MS、GC、HPCE、各1台等成套的分析仪器设备,拥有制备HPLC仪3台、20L旋转蒸发仪1台、100L提取-回收设备1套、喷雾干燥仪2台、冷冻干燥仪2台、高速离心机2台等。仪器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具备开展中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及工艺标准化研究的全套仪器设备。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及中药研究所为研究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研究室实验仪器设备的购买及维护给予了大力支持。
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标准研究;中药炮制工艺、过程控制和质量标准研究;中药制剂生产和质量标准研究。
水平和特色:
(1)首次提出开展适宜于中医药特点的质量评价新方法、共性技术的研究,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创“一测多评”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和方法;提出“组分对照品”的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该研究得到2007年中医药行业科技专项的支持。
(2)引领行业炮制规范化,注重中药炮制共性技术和炮制原理研究。
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的共性问题——各类炮制工艺过程内在规律研究,牵头全国的炮制规范化研究,获得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饮片炮制原理研究——饮片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异研究、现代药效及毒性差异的研究、饮片药性的现代药理学表现研究以及饮片炮制前后内在物质基础变化规律与药性变化规律相关性研究,牵头全国炮制原理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针对国际焦点问题,首创中药炮制“去毒存效”炮制新方法;针对国际焦点问题——马兜铃酸问题,采用传统和现代技术结合的方法,首创了“去毒存效”的炮制新方法,获得200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3)在中药制备工艺关键技术上,特色突出。针对中成药制剂和新剂型的标准化、新型给药系统在中药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如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中药口服微乳给药系统、中药粘膜给药系统进行系统的标准化和评价方法之研究。
在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中药巴布剂研究方面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在“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课题—“中药巴布剂的剂型研究”。解决了中药巴布剂的基质配方和制备工艺;2004年“中药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口服给药系统——中药微乳研究方面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在中药保鲜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
在中药粘膜给药系统研究与开发的产业化方面具有成功经验和技术特色。
研究目标:经过3年的建设,重点在如下4个方面开展研究:①建立中药药效成分研究的新方法;②建立和完善一批中药质量标准,至少20个上升为国家标准;③建立1-2项质量控制新技术,并应用到中药的科研、生产或市场监督中;④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多学科参与、行业认可的“中药生产和过程控制技术和标准研究平台”。
【收藏】 【打印正文】

相关文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