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
|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屠呦呦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发现并研发了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2017年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世纪60年代,疟原虫的抗药性使国内外患者面临死亡威胁,国际抗疟新药研发则处于困境。1969年1月,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任务下达到中医研究院,39岁的屠呦呦以西学中的背景、执着的责任担当和科学精神,成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的不二人选。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屠呦呦深感国家的信任,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是组织培养了我,我一定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她暗下决心,一定全力以赴、不负重托。 屠呦呦从本草研究入手,编撰了载有640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等资料,其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要研究方向。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论述给屠呦呦带来启发,她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在经历了几百次实验的失败后,1971年10月获得了对鼠疟抑制率达100%的标号为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中最为关键的一步。1972年11月,屠呦呦团队从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有效单体—青蒿素。1973年秋,中药所派人赴海南疟区对青蒿素单体率先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到临床有效性。青蒿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那时科研条件比较差,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不畏艰辛和健康风险,夜以继日地工作。她们曾以多口民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在缺乏通风设备条件下接触大量有机溶剂。为使青蒿提取物尽快上临床,在初步动物安全性评价后,屠呦呦率先提出以身试药,团队成员争相参与。屠呦呦几度亲自深入海南疫区,进行临床疗效的验证。 回顾往事,屠呦呦认为,正是团队的使命感、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引领了青蒿素的快速研发。从发现青蒿有抗疟苗头到青蒿素首次临床试用只用了两年时间,这样的高速度在药物研发史上极为罕见,也开创了发现中药抗疟新药的先河。 在过去的40年里,青蒿素经历了一个从化学物质成为正式药物的过程,1977年青蒿素作为化学物质首次发表于《科学通报》。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 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由此世界逐步熟悉和认可了青蒿素。1986年,中药研究所研制的青蒿素获得自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第一个一类新药的证书。屠呦呦团队后来又创制出临床抗疟药效高于青蒿素且复燃率低的新药—双氢青蒿素,该药于1992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研究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屠呦呦也因此被授予“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20年前,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走向国际疟疾疫区。疟疾是全球头号虫媒传染病,其中恶性疟的死亡率极高,2000年的统计表明,当年因疟疾死亡83.9万人。至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治疗的最佳方案,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共挽救了620万人生命。这一成绩归功于包括ACTs在内的疟疾防治综合措施。事实说明,青蒿素影响了世界,体现出中医药宝库是世界医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屠呦呦经过多年科学严谨的研究,创造性地发现并提纯青蒿素,开创了中草药治疗疟疾的新时代,为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屠呦呦仍谦逊地表示,这是全国抗疟工作者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她只是这个大团队中的一名成员。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父亲正是根据《诗经·小雅》中的这段话,为自己女儿取名“呦呦”。惊人的巧合,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就真的和这很平常的小草——青蒿,密切地联系起来了,从分离提纯得到青蒿素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共和国勋章,在治疗疟疾的道路上,屠呦呦走过了50多个春秋,让“小草”青蒿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神草”。青蒿素的研发也成为屠呦呦的人生风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