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伟大征程中,一代代青年学子肩负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他们以实验室为战场,以数据为笔墨,在中药研究的广阔天地间挥洒青春,书写着新时代中医药人的奋斗篇章。为展现新时代中医药学子的精神风貌,树立优秀研究生典型。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优秀的青年学子,聆听他们的科研故事,感受他们的奋斗精神,共同见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蓬勃力量!
一、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戚明珠
座右铭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个人简介
戚明珠,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202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孔祥英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活性筛选与作用机制研究。博士在读期间累计发表8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Q1区SCI论文2篇,影响因子分别为12.0分和6.7分,中文核心论文2篇,另参与发表中文核心论文4篇。此外,获批国家专利4项。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特化训练暨研究生线上论坛学术交流大会,获得“优秀学员”称号。荣获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中药研究所2024年度研究生科研业绩量化考核第2名。目前担任2022级学博班学习委员并荣获202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奖。此外,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所在项目小组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2024年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立项。
访谈
1.博士在读期间,有哪些人或事对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谈一下您的一些感悟。
答:博士期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之路的艰辛与挑战,更让我深知新时代中医药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感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优质的科研资源和平台,让我有机会深入探索中药学的奥秘。感谢导师孔祥英研究员的谆谆教诲和指导,在遇到问题时总能帮我一起想办法解决。在科研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共同攻克难关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共同追求目标。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团队伙伴的并肩作战,正是这份集体的力量,让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课题组林娜老师曾分享的一段勉励我牢记在心,也想分享给大家:科研不用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一段时间叫坚持。放心你的努力,时间看得见。
2.在科研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答:在中药研究所学习期间,我不仅收获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在科研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难以解释的现象,或者研究结果与预期不符等。面对这些困难,我会保持冷静,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寻求导师和同学的帮助。同时,我也会不断查阅文献、学习新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我相信,在中药研究所的培养下,我将继续在科研之路上精益求精,努力成为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创新的践行者。
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罗珂珂
座右铭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个人简介
罗珂珂,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202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边宝林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新药研发及质量控制研究。参与清肺排毒颗粒质量标准系统控制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已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13篇,申请专利5项,已授权3项。课题研究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二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13次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等。
访谈
1.博士期间如何有效的管理时间和平衡身心?
答:博士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除了科研工作,还需要处理大量的文献阅读、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时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规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和运动,反而能提升效率。每隔一段时间,回顾自己的进展,反思时间管理和身心状态的调整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和工作节奏,通过制定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定期休息、建立社交支持系统和培养兴趣爱好,能够帮助我们在保持学术产出的同时,也拥有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2.课题研究中遇到瓶颈时如何保持科研的初心?
答:作为博士生,科研不仅仅是完成课题,它更是一段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旅程。在这条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可能是实验失败,也可能是进展缓慢,甚至会有一段时间感到迷茫和焦虑。耐心积累,逐步攻克,与导师和同学多交流,拓宽思路。在科研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一时的成功,而是持续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执着不改初衷志,铸就辉煌在前途。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只要保持坚定的志向,就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前进的动力。在学术道路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未来属于那些不断奋斗、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无论前方如何,我们相信,只要脚步不止,追求永恒,我们定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廖倩
座右铭
把科研当成修行,在失败里沉淀,在钻研中奋进,静等花开。
个人简介
廖倩,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202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李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博士期间先后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拔尖创新博士生支持计划、国家奖学金。累积发表学术论文1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SCI(均为JCR Q1),单篇影响因子10.6分,累积影响因子28分。
访谈
1.为什么选择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方向?
答:作为一个对中药领域满怀热忱的人,我选择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方向,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传统中药创新发展的执着追求。在不断学习中我发现了传统中药剂型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不少局限性,比如汤剂携带不便、口感差、外用散剂易流失等,这让我意识到中药要想在现代社会持续发挥价值,剂型创新和技术升级迫在眉睫。因此,选择这个方向,对我来说,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更是一份责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当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答:因为科研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出现任何结果都是正常的,我会欣然接纳,并通过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定可以解决。如果一时半会儿想不到解决办法,我也会允许自己休息一下,让大脑放松放松。休息过后,我会冷静思考,剖析问题的核心,回顾研究步骤,同时查阅文献,从中寻找灵感。倘若自己拿不准,我就会提前梳理问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努力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也一定能在学术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为学术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