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宝林首席研究员团队“基于中药原料蟾蜍(全蟾、蟾酥、蟾皮)功效物质成分研究推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蟾蜍养殖项目成果转化” 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2021年科学技术一等奖
“基于中药原料蟾蜍(全蟾、蟾酥、蟾皮)功效物质成分研究推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蟾蜍养殖项目成果转化”项目是以我所边宝林研究员团队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核心团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华润金蟾股份有限公司、西昌富华金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单位参加,主要完成人为边宝林、司南、高波、丁耀华、王宏洁、赵海誉、罗川、魏晓露等12人。
边宝林研究员带领的技术研究团队历经10余年时间,在对蟾蜍药材及其相关制剂华蟾素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原料蟾蜍的资源稀缺、供需矛盾、质量差异、养殖加工不成规模、作用机制不清晰等中药动物药的产业共性问题,开展了蟾蜍规模化、规范化、近自然养殖,建立规范的药材加工体系,有效保障蟾酥等蟾蜍来源中药材的品质,促进蟾蜍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改变蟾蜍资源困境。为我国蟾蜍养殖向产业化、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方向迈进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助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
此项目的研究背景:中华大蟾蜍是中药动物药(全蟾、蟾酥、蟾皮,等)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应用在中医药治疗领域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重视,蟾蜍作为原料药广泛应用于我国已上市的中成药中,如“六神丸”、“喉症丸”、“华蟾素”、“麝香保心丹”等近百种中成药中使用,年销售额近百亿元。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引起的野生动物强制管控,蟾蜍野生药用资源几近枯竭。而无序、无规则、散点小规模的个体养殖,产量低且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市场上蟾蜍相关药材供应需求。
因此,明确蟾蜍功效活性基础(包括抗癌活性成分毒配基类、镇痛活性成分多肽类、抗炎活性成分色胺类),建立科学的检测手段,开展蟾蜍规模化、规范化、近自然养殖,同时建立规范的药材加工体系,是确保蟾酥等蟾蜍来源中药材的品质、缓解蟾蜍资源矛盾,满足市场原料需求的最佳手段。本项目选择在生态环境具有优势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建立定点养殖基地,在有效解决蟾酥、蟾皮等稀缺药材的资源供应问题的同时,巩固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成果,赋能乡村振兴。
研究成果和创新:
课题组结合多年来蟾蜍(全蟾、蟾酥、蟾皮)功效物质成分研究,采用多种色质谱联用分析及分离手段,鉴定蟾皮、蟾酥、华蟾素中447种成分,全面评估其各组分抗癌、抗炎、镇痛作用及关联机制,引入最可体现抗肿瘤主要及辅助活性的合理组分群作为质控指标进行监控,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建立了六百余亩的蟾蜍养殖基地,结合蟾蜍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对不同月龄蟾蜍在不同饮食结构下、不同生长环境中、分泌的蟾酥进行活性成分构成比例及含量高低的检测,探讨其饮食、生长环境对活性成分分泌的影响,并通过对蟾酥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得到的蟾酥进行分析,得到蟾酥加工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案。
(1)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基于色谱、质谱等多种分离及分析手段,提取、分离及鉴定了华蟾素中447种成分,阐明并夯实了其物质基础,其中包括:抗癌活性蟾毒配基类成分33种、条件性抗炎吲哚烷胺生物碱类成分23种、镇痛活性、高含量的小分子肽360种(MW≤5000Da)、普遍性提高免疫成分25种(腺苷类、核酸等)。
(2)药理药效方面:全面评估蟾皮、华蟾素中各类成分抗癌、抗炎、镇痛作用及关联机制,判别活/毒性贡献度。其中蟾毒配基类为抗肿瘤作用主要成分,吲哚烷胺生物碱类为抗炎作用主要成分,小分子多肽类为镇痛作用主要成分。
(3)标准建立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方面: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动物药材生产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蟾皮》1项(已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建立《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蟾皮》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已发布团体标准);建立《干蟾皮药材质量标准》1项。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申报专利15项(已授权9项);课题组共发表蟾蜍相关论文33篇(SCI 14篇)。
(4)蟾蜍养殖方面: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建立了六百余亩的蟾蜍养殖基地,结合蟾蜍生活习性、生长环境,通过蟾蜍在不同饮食结构、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月龄所分泌的蟾酥中,结合蟾蜍生活习性、生长环境,通过对不同月龄蟾蜍在不同饮食结构下、不同生长环境中、不同月龄所分泌的蟾酥中,进行活性成分构成比例及含量高低的检测,探讨其饮食、生长环境,对活性成分分泌的影响,并通过对蟾酥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得到的蟾酥进行分析,得到蟾酥加工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案。
本项目历经10余年时间,除上述标准、奖励、论文等科研成果外,申报专利15项(已授权9项)引用单位近百家,涵盖了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可研究机构,为扩大中医药产业在全球、全社会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用户登录